隴西縣為盡快讓大學生村官成為美麗鄉村建設的新鮮力量,充分發揮他們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通過創新“三輪驅動”讓大學生村官成為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主力軍。
讓大學生村官“安心干工作”。針對部分大學生村官進村入戶難問題,組工干部和鄉鎮黨委主要領導結合督導定期不定期深入任職村進行調研、召開座談會,協調解決大學生村官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立“QQ”群與大學生村官交心談心活動,全面掌握大學生村官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情況。建立定期談心制度,實行鄉鎮黨委副書記“幫扶機制”,每季度組織大學生村官開展1次以上交心談心活動,了解大學生村官尤其是從農村走出去又重返農村的大學生村官的思想動態、工作壓力和生活困難。今年來開展溝通談心活動76人次,及時進行心理輔導,正確引導和提高他們對農村基層工作的認識。加大優秀大學生村官宣傳力度,通過隴西電視臺和隴西黨建網等媒體對工作成績突出的3名優秀大學生村官事跡進行宣傳報道,切實增強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基層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起到了較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讓大學生村官“挑得起使命”。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自身優勢,爭當政策宣講員、民情調查員、遠教管理員和民情服務員,切實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步伐。爭當政策宣講員,結合千名干部下基層思想教育“三到戶”暨農村黨員“冬訓”工作的開展,全縣76名在崗大學生村官全部下到村組,入戶走訪,宣傳黨的十八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美好鄉村建設的政策。爭當民情調查員,把全縣鄉鎮干部“駐村雙包訪民情”工作落到實處,通過走訪了解民情、熟悉民意、進一步加深了黨群干群關系。利用春節前農閑契機,重點走訪特困戶、五保戶、受災戶、留守兒童和殘疾人家庭,及時掌握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將所掌握的情況及時與村“兩委”主要負責人進行溝通,并把工作中的心得體會記錄在冊,準確填寫隴西縣《民情訪問日志》和《鄉鎮干部“駐村雙包訪民情”工作筆記》,切實理清了工作思路,提升了每位大學生村官工作能力。爭當遠教管理員,把網絡作為重要平臺,充分利用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隴原先鋒網、隴西縣政府網、隴西黨建網等載體,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爭當民情服務員,通過組建大學生村官“民情服務隊”,主要服務對象為貧困戶、五保戶、病殘戶、留守兒童等農村困難群體,服務內容除上門為孤老弱殘群眾提供一般性服務外,還根據他們所學的專業分別開設普法宣傳、教育輔導、計算機維修等特色服務。
讓大學生村官“經得住考驗”。實施年終述職評議制,大學生村官年初根據自己負責工作向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作出承諾、年底述職,并組織黨員、群眾代表和種養殖大戶等進行測評,將述職測評情況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依據,2015年,76名大學生村官就村級民主管理、村級黨組織規范化建設和辦好事實事等事項紛紛作出承諾,明確由鄉鎮幫扶領導和村黨組織書記跟蹤承諾兌現情況,激發了大學生村官的干事熱情。實行聯合考核制度,采取個人自評、組織考評和群眾測評的方式由縣、鄉、村共同抓好大學生村官的考核,對群眾滿意、工作業績突出的給予表彰獎勵。在銀行系統招考、研究生招考和自主創業中給予政策傾斜,并給予大學生村官以加分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等政策傾斜,及時將工作成績突出、干部群眾公認度高、自身工作素質好、發展潛力大的大學生村官充實到各種工作崗位上,為他們施展才華搭建一個“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