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市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工作,采取市、區、鎮三級聯動管理,不斷加大培養教育管理力度,確保留得住、干得好。
重培養,“小崗位”練就“大本領”。注重學習培養。通過市上每年開展任前培訓、區鎮經常開展培訓的方式,重點學習農村政策法規和工作方法等內容,不斷提高其扎根農村、服務農村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組織到革命圣地和農業產業發達地區、試點村觀摩學習、現場探討35批100余人次,提高了其艱苦奮斗、科學發展、務實創新的本領。注重工作培養。及時交任務壓擔子,引導參與經濟發展、矛盾調處、扶貧解困、后進整頓等重要工作,協助各村完成居民點改造、道路鋪設、沼氣池建設等任務,培養其獨當一面的實際工作能力。先后選派23名大學生村官兼任非公企業黨建聯絡員,拓寬了培養渠道、增加了閱歷。加強“扎根創業”的思想和工作引導,提供扶持資金20余萬元,創建嘉峪關溫室大棚特色果蔬技術服務、牧童合作社牛羊養殖基地等項目,幫助多形式創業。注重選拔培養。推薦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村官參加選調生、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等考試,將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選拔進入鎮領導班子,吸收進村“兩委”班子,使全市大學生村官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中堅力量。截至目前,全市已經有47名村官考錄了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干部等,有11名同志走上了副科級領導崗位。
強管理,“小壓力”聚成“大合力”。建立幫扶機制。實行“三級導師幫帶制度”(鎮黨委書記當政治理論導師,包村干部當思想工作導師,村黨組織書記當工作實踐導師),給大學生村官壓擔子、做示范、講方法,讓其在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積累經驗、鍛煉才干。健全管理機制。開展“四個一”主題活動,即每天記一篇日記,每周交流一次工作,每月進行一次回顧,每半年開展一次總結,使其不斷總結經驗,克服不足,改進工作。將大學生村官列為扶貧幫扶隊隊員,讓他們在精準扶貧的主戰場上增才干、強本領 。完善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考核的激勵約束作用,通過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的方式進行全面考核,增強了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的主動性。
抓保障,“小措施”體現“大關愛”。強化壓力傳導。市上每年召開一次座談會,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親自為大學生村官解疑釋惑、鼓勁加油、提出要求。各區委每半年召開一次座談會、鎮黨委每季度召開一次座談會,解決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各鎮通過“一對一幫扶”活動,確定一名鎮干部負責結對培養,幫助和督促其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強化關心關愛。及時解決到村工作大學生食宿、辦公條件等困難,確保其下班有飯吃、有地方住。嚴格執行工資待遇和有關規定,積極協調落實工作生活補貼,做到了按時發放,應發盡發。定期調研分析大學生村官工作,增強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強化支持幫扶。安排辦理大學生村官養老、醫療等保險及住房公積金,為他們消除后顧之憂。積極走訪慰問困難大學生村官,關心、關注、照顧其生活,幫助解決實際困難,讓其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