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緊扣關鍵環節,確保到村任職大學生村官下得順、留得住、融得進、干得好,不斷促進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成長。
提升“結對幫帶厚度”,確保下得順。縣委對每一批到村任職大學生村官進行崗前培訓和任前談話,促使其盡快進入角色,融入農村基層。健全完善縣、鎮、村三級幫帶機制,組工干部擔任“學習老師”,每季度召開一次學習交流座談會,指導、督促大學生村官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鎮黨務干部擔任“思想老師”及時掌握思想動態,教育引導大學生村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村干部擔任“工作老師”,經常帶領他們走村串戶,了解村情民意,傳授基層工作經驗和方法,有效調動了大學生村官的工作積極性,讓大學生村官成為群眾“自己人”。
提升“組織關懷溫度”,確保留得住。將大學生村官工資納入鄉鎮干部工資管理體系,按照鄉鎮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后的工資標準,對大學生村官的生活補貼進行核定,由縣財政按月足額發放。積極協調人事、財政、社保部門和各鎮為大學生村官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組織召開大學生村官座談交流會,及時了解他們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為大學生安心扎根基層營造良好的環境。依托互聯網建立村官QQ群,及時發布更新大學生村官政策信息,促進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提升“培育視野寬度”,確保融得進。將大學生村官培訓工作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采取部門領導講學、實地觀摩學習、優秀村官介紹經驗、舉辦學習論壇等形式,定期舉辦大學生村官培訓班,增強他們的政策理論水平。安排大學生村官參與農村設施農業發展、重點工作包掛、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增強做好群眾工作、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要求大學生村官圍繞黨的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撰寫工作信息和調研文章,有效提高大學生村官能力素質,增強對農村工作的認知。積極選派大學生村官赴外參加各類學習培訓,從內到外、從理論到實際拓寬大學生村官視野,提升服務群眾實力。
提升“創業平臺高度”,確保干得好。將大學生村官創業帶富行動納入全縣產業富民增收行動計劃,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興趣愛好和任職村的產業發展方向,幫助他們選擇創業領域,分析產業發展趨勢,制定發展項目規劃,提供政策、技術、信息等服務,扶持大學生村官帶頭發展現代設施農業、規模養殖、林果經濟、土地流轉等富民產業。先后確定設施農業示范園等7個產業規模大、綜合實力強的農業產業化示范園為大學生村官實踐基地,搭建發揮潛能的平臺,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新創業,不斷激發他們干事創業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