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市認真貫徹《關于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意見》精神,切實加強對大學生村官的幫扶指導、教育培訓和監督管理等工作,有效發揮在宣傳落實政策、促進經濟發展、聯系服務群眾、推廣科技文化、參與村務管理、加強基層組織中的作用。
注重關愛幫扶,引導大學生村官轉身份、進角色。 針對新選聘大學生村官思想落差較大、進入角色較慢等實際,從生活、思想、工作三個層面幫扶引導,妥善安排食宿,提供生活必需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堅持定期走訪,及時了解生活狀況,著力消除從“校門”到“農門”、從城市到農村的心理落差。按照“半年融入、一年勝任、兩年提升”的階梯培養計劃,建立縣級領導聯系、組工干部聯帶、鎮班子成員聯幫、村干部聯扶的“4+1”結對幫帶制度,指導工作方法,傳授工作經驗,幫助盡快熟悉工作特點,適應工作環境,進入崗位角色。
注重強化教育培訓,幫助大學生村官強素質、提能力。 把開展教育培訓作為大學生村官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每年邀請組織人事、民政、司法、農牧、林業、水務等部門專家領導集中進行相關知識的系統培訓。充分利用各級黨校、農廣校等主陣地和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市上每年舉辦1期示范培訓班,縣區每年至少舉辦2期集中培訓班,鄉鎮結合農村重點工作任務開展日常培訓。市委組織部每兩年組織開展1次座談會,采取現場觀摩、經驗交流、理論研討等方式組織大學生村官相互交流,有效提升農村工作能力。
注重從嚴管理,促使大學生村官明職責、履好職。 實行市委組織部、縣(區)組織人事部門、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四位一體”管理機制。市、縣組織部門負責大學生村官的統一調配和相關政策的出臺。縣(區)人社部門與大學生村官簽訂聘用合同,建立工作日志、考勤、實績報告、督查等制度,嚴格規范大學生村官學習、工作、生活等日常行為。鄉鎮黨委結合工作實際和大學生村官專業特長,合理安排工作崗位,推行村官“月考核”制度,每月一述職、一點評、一考核,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村級黨組織堅持落實大學生村官目標任務、工作日志和日常管理等措施,確保駐村工作有職可履、有事可做、有章可循。
注重實踐鍛煉,推動大學生村官聯民心、真扶貧。 對全市在崗但不在貧困村工作的193名大學生村官,按照“相鄰相近、村情類似、方便生活”的原則,全部調整到建檔立卡貧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將2015年新選聘的全部分配到貧困村,實現了貧困村大學生村官(村干部)全覆蓋。組織大學生村官認真落實精準扶貧工作部署,深入開展專題調研,制定幫扶計劃,協調幫扶資源,監督項目實施,推進村級民主建設,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靈臺縣百里鄉二聯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嚴鳳麗,2015年1月入選“平涼好人”,2016年被團省委授予五四青年獎章。
注重有序流動,確保大學生村官心能安、有激情。 積極推薦服務期滿大學生村官參加公務員、選調生招錄考試,協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用人單位優先聘用服務期滿、符合條件的大學生村干部,先后有28名大學生村官考錄為選調生,95名考錄為公務員,56名考錄到市、縣區直機關事業單位,4名提拔擔任科級職務,4名進入鄉鎮領導班子。對黨員群眾認可、有扎根基層意向的大學生村官,鼓勵進入村“兩委”班子,有9名大學生村官經換屆選舉擔任村“兩委”正職。鼓勵創辦領辦企業產業,有24名大學生村官實施創業項目,創辦蔬菜產業園10處、果品示范園9處、養殖小區3處、專業合作社2個,建辦電商網點1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