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鄉咸安,121位大學生村官,活躍在咸安區138個村15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為鄉村基層組織注入新的活力,為山村帶來新的希望。他們正用實踐證明:扎根鄉村沃野,我的未來不是夢。
貼心服務贏來村民點贊
“咸超,請把這個計劃生育服務對象的二胎生育表格核對一下打出來;咸超,這間辦公室下水管堵了,請幫忙看一下……”12日,在汀泗橋鎮古塘村,大學生村官周咸超忙得團團轉。
扎根古塘村6年來,周咸超在該村幫助推行富民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現代化組織,從工廠化育秧到油菜機播全程化生產,省工省時的機械化推廣給村民帶來收益和實惠,村民對這位一度被認為來“鍍金”的大學生村官刮目相看。
“農村是最好的課堂,群眾是最好的老師,組織上的關心也讓我們工作舒心快樂。”談起當村官的感受,汀泗橋鎮古塘村大學生村官周咸超靦腆一笑。
周咸超在村里任村委會主任助理。從農業生產的專業知識到計劃生育專業知識,從家長里短的糾紛調解到村經濟發展的規劃制定,周咸超可以說是行家里手。因為年輕能干,又熱心快腸,所以大家管這個多面手帥小伙叫“萬斤油”,意思是大小事情都能干好。
象周咸超一樣,大幕鄉的熊寧也是樂于扎根山村的大學生村官,而且剛被區里選送到安徽學習回來。
10日,為解決村民用水糾紛問題,熊寧走訪近30家,發現上片住戶吃水量大了,下片住戶的水壓就不夠,最后通過在總水管下山的地方換成分水管,保證了上下片吃水不受影響,一場矛盾就這樣化解了。
“象這樣解決村民之間的大小事情,一年調解達60余起,事情雖小,但是很鍛煉人。”熊寧說。
4月25日,大幕鄉特下了一場大暴雨,熊寧一大早跟著鄉村干部及時疏通道路,在沒路的地方,手攀著懸崖爬,排查已有地質災害點7處,提前轉移安置群眾21人。
人性化管理帶來雙贏
自2008年以來,咸安區先后選聘了121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其中女村官58人,有研究生學歷6人、本科學歷102人、專科學歷13人;任職村黨支部書記助理53人、任村委會主任助理66人。除了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外,目前仍在村任職的村官有59名。
對大學生村官,該區實行區鎮村三重考核和考評管理,當作村里發展的后續中堅力量。
“要著力培養村官服務基層的歸屬感、服務三農的責任感,在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同時,暢通進出渠道,引導村官實現自身價值。”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區委常委、組織部長黃建平深有感觸。
在大學生村官管理上,該區做好履職培訓,落實待遇保障,促使大學生村官生活更加安心。不定期召開大學生村官工作座談會,及時了解他們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協調處理解決了大學生村官的后顧之憂。
該區建立大學生管理有序流動機制,積極引導和鼓勵大學生村官進入村“兩委”班子,適當增加定向招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中大學生村官比例,對有自主創業熱情的大學生村官,加強創業能力培養,開展創業技能培訓,并積極為他們爭取創業致富資金。
咸安大學生村官,在希望的田野上,用他們的汗水和睿智,彈奏一曲動人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