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北京張鎮大學生村官開展集體學習活動,針對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的主要議題進行了學習交流。其中,“互聯網+”這一時髦話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李克強總理在兩會上提出“互聯網+”這一新興詞匯后,引起了社會各行各業的關注。如何借助“互聯網+”推動新農村建設則成為大學生村官最為關心的話題。
“互聯網+”到底是什么?“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又不是簡單地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互聯網+”能為新農村建設帶來什么?“可以利用‘互聯網+’為農村合作社和集體經濟組織搭建更廣闊的宣傳平臺和銷售網絡,其實就是發展電子商務,改變傳統單一的銷售模式”,小曹莊村村官黃小輝談到。良山村村官關文燦接著提到,“可以借助‘互聯網+’推動村委會辦公網絡化,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有時會碰到因相關工作人員不在而導致村民無法及時辦理所需事項的情況,我想如果在村委會設立自助終端平臺,同時教會村民使用各種實用手機APP,如“掌上電力”(自助交電費應用),把二者結合起來,那么既給村民帶來了方便,也能提高村委會辦公效率”。……
大家結合實際工作,提出了許多用互聯網推動新農村建設的設想和藍圖。有些已經開始著手實施,有些雖然看似遙遠,但卻蘊藏著實現的可能,為大家提出了奮斗的目標。
“互聯網+”為新農村發展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而門后的風景則需要基層工作者同廣大農民一道繪就。作為注入基層的年輕血液,大學生村官應充分發揮先鋒作用,在這幅靚麗的風景上留下炫麗的一筆。(北京市張鎮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