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隴西縣從解決影響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實際問題入手,積極創新大學生村官培育、管理、激勵、使用機制,確保大學生村官在農村用得上、沉得下、留得住、干成事。
強能力,確保大學生村官用得上。每年組織舉辦集中學習培訓班,邀請縣級領導、縣委黨校教師、涉農部門業務骨干、鄉鎮黨委書記、大學生村官優秀代表,為大學生村官全面系統地講解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以及農村工作基本知識和工作方法;安排部分大學生村官到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村官培訓班、甘肅省農村干部學院、陜西大學生村官創業基地、慶陽大學生村官實訓基地和酒泉市委黨校等地學習培訓,切實提升了大學生村官的綜合素質,增強了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本領。同時,積極搭建平臺、提供舞臺,讓他們擔任村級遠程教育管理員、村務決策監督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村情民意調查員、惠農政策宣傳員、群眾事務代辦員等職務,促使他們成為落實農村重難點工作,推動農村和諧發展的生力軍。
加壓力,確保大學生村官沉得下。制定大學生村官考核辦法,采取個人述職、鄉鎮領導班子、鄉鎮干部代表、村“兩委”班子成員、群眾代表測評與評價的方式,分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兩種形式,對大學生村官德、能、勤、績、廉五方面進行民主評議,分為優秀、良好、一般和差四個等次進行考評,由鄉鎮、村主要領導對其作出綜合考核評定,組織部考核組最終鑒定,并將考核結果存入個人檔案。同時,實行五個一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每天記一篇民情日記、每半月寫一份學習心得、每月寫一份思想工作匯報、每季度完成一份調研文章、每年交一份述職報告。目前,全縣17個鄉鎮全部建立了鄉鎮黨委、村黨組織、大學生村官“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和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定期向鄉鎮、村黨組織匯報工作雙向匯報制度。
增動力,確保大學生村官留得住。把大學生村官作為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對象,通過政策傾斜,選拔儲備一批基層黨政領導干部、科級后備干部和村“兩委”班子干部。建立大學生村官“兩幫一助”結對幫帶責任制,即為每位大學生村官確定一名鄉鎮領導班子成員進行結對指導,幫助他們掌握農村工作規律,拓展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工作思路;確定一名村黨組織書記或村主任進行具體幫帶,通過經常性的交流互動和溝通談心,引導大學生村官暢談工作體會、交流工作經驗,幫助他們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縣委組織部建立了隴西縣大學生村官網絡QQ群,每月月底由縣委組織部組織召開一次QQ群互動交流論壇,暢談創業感想,讓他們在平時面對面交流時不敢說、不想說的話通過聊天的形式表達出來,進而及時把握其思想脈搏,盡可能的使其思想上解困、工作上減壓、生活上關心,確保了大學生村官留得住。
建平臺,確保大學生村官干成事。明確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支部副書記、書記助理或村委會主任助理,享有村“兩委”班子成員同等政治權利,負責協助村書記、村主任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理清村級發展思路、健全村級規章制度、抓好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結合鄉鎮干部“駐村代辦、強基為民”工程,嚴格落實鄉鎮干部“駐村雙包訪民情”工作制度,引導大學生村官甘當“小學生”向村“兩委”干部學習,向村民學習;并利用大學生村官知識面廣、觀念新、點子多,鼓勵他們在科技興農、特色農業等方面有所作為,努力做出成績,體現人生價值。同時,鼓勵大學生村官積極創業,探索出“村官+合作社”、“村官+致富能人+農戶”等模式,創建了3個“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點”,創業項目涉及大棚蔬菜種植和肉牛羊養殖等產業,帶動了100多戶貧困戶脫貧,真正讓大學生村官成為推動全縣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格局的新動力,讓他們在農村廣闊的土地上干成事。 (作者為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