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墨玉縣阿克薩拉依鄉塔喀依拉村,提起村支書艾力·克熱木拉無人不知,這個年輕的艾書記是全國第一批大學生村官,雖然年輕,可他卻善于用言傳身教感染身邊每一個人,用實際行動帶動村里全面發展,詮釋出宣講的不同境界。
用行動帶動村里人
塔喀依拉是遠近聞名的“空殼村”、“后進村”,經濟薄弱,班子渙散。艾力上任后,針對村“兩委”班子不團結、辦事不公,威信不高的問題,把加強團結作為頭等大事,工作中以身作則做表率,堅持“辦事公正、處事公平、要事公開”,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村“兩委”班子的形象立起來了,群眾的思想和心氣順了,去年該村成功晉級為7星級村。
以前村民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生活,為拓寬增收途徑,艾力積極動員村民轉變觀念,號召村里的富余勞動力外出務工,并多次組織村干部前往阿克蘇、庫爾勒等地,聯系棉花種植大戶和企業工廠洽談勞務合作,幫助村民找活干。經過努力,近年來該村年均外出務工人員達500余人次。同時,大力發展特色手工業,將村里閑置的地毯編織架分發給需要的農戶,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和編織能手開班授課傳授技術,提高村民的編織技能。2015年該村人均收入5421元,村集體經濟收入19.7萬元,實現了增收致富的目標。
“老百姓口袋里鼓囊囊,心里才能亮堂堂” 是艾力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認為行動是最好的宣講,講再多的大道理不如讓群眾得實惠,要想讓群眾信你、服你,得先把群眾的關心的問題和困難解決在頭里。
用行動溫暖身邊人
村民腰包鼓了,村集體有錢了,艾力便琢磨著改善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他先從村委會陣地建設入手,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六室一場一中心一超市”標準化建設,拓寬了群眾娛樂活動場地,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為了方便村民看病就醫,村委會投入1.3萬元為村醫務室配備了藥品架及辦公設備,實現了村民小病不出村的目標。
同時,大力開展扶貧幫困救助,動員黨員干部、經濟大戶和愛心人士無償捐助,每逢肉孜節、古爾邦節,艾力都會帶領村“兩委”班子走訪看望困難黨員、孤寡老人,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關愛。艾力是個熱心腸,村民誰家有困難,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肉孜買買提·阿合買提患了白血病,艾力立即發動群眾捐款5000多元,解決了低保。經過大半年的治療,現已基本康復。肉孜買買提·阿合買提說:“村里來了位好村官,如果不是艾書記的無私幫助,我已看不到今天燦爛的陽光?!?/p>
他用自己的真情付出贏得了村干部和群眾的信任,融洽的干群關系關系不僅讓他的宣講直抵人心,也讓村“兩委”的凝聚力、吸引力、號召力和戰斗力得到顯著提升。
用行動當好領路人
塔喀依拉村現有407戶1567人,全部是維吾爾族。受宗教極端思想影響,2010年該村有蒙面罩袍婦女73人,留大胡子年輕人68人,被稱為“阿訇”的有178人,宗教氛圍相當濃厚。在艾力的倡導下,村里開辦了“家族講堂”和“農家講堂”活動,宣講黨的政策法規、民族風俗習慣、正常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的區別、剖析身邊案例等,揭露“三股勢力”罪惡本質和宗教極端思想的危害,教育引導本村青少年遵紀守法,增強對宗教極端思想的抵抗力,以先進文化對沖宗教極端思想,淡化宗教氛圍。
艾力還進一步深化和拓展“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機制,結合村里的基礎臺賬和戶籍信息,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通過入戶走訪,繪制詳盡的《塔喀依拉村族譜圖》,理清各家族發展脈絡,依托族譜圖提升村“兩委”在村務管理、維護穩定、化解糾紛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近年來,村里沒有發生過一起非法宗教活動和治安刑事案件和越級上訪事件。
如今的塔喀依拉村已是遠近聞名的富裕村、穩定村、文明村。艾力也被評為“農業科教興村帶頭人”、“自治區優秀大學生村官”,并榮獲“第十二屆自治區‘五·四’青年獎章”。艾力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個基層黨員干部的形象,用身教體現出宣講的另一種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