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今天是端午節,中午來我家吃粽子吧。”
“葉書記,多虧你的幫忙,我家20只山羊買了2萬多塊呢,端午就到俺家過吧。”
“葉大哥,我家剛殺了羊,我媽讓我來請你去嘗嘗。”
6月20日早晨,農歷端午節,正在湖北鄖陽區安陽鎮安陽口村波爾山羊養殖基地忙活的葉鵬被村里鄉親們“爭來搶去”。
這個開起來黑黑瘦瘦、毫不起眼的小伙子是何許人也?為何這般“搶手”?
“他叫葉鵬,是我們村的大學生村官。”一組的曹仲安搶著給記者介紹。
“別看小葉年紀不大,干得事可不少,為咱們村做的貢獻可大了。”四組的張從舉搶過了話頭。
在隨后與村黨支部書記艾春明的攀談中,記者了解了葉鵬的詳細情況。他是2012年8月通過公開招聘成為一名大學生村官,在安陽鎮安陽口村擔任村書記助理,去年村“兩委”換屆被村里黨員高票選為支部副書記。
在村里工作的3年多里,葉鵬充分發揮年輕,有沖勁兒的優勢,村里的大事、小事,事事沖在前面干,熱心幫助群眾出主意想辦法,解決具體困難,很快和村里群眾打成了一片,贏得了村“兩委”班子的信任。隨后他帶領群眾整治村莊環境,評選“十星黨員”、“十星農戶”,開展技術培訓,安陽口村黨支部在連年被評為全區先進黨支部。
安陽口是個貧困的小山村,山高地薄,村里80%的青壯年勞力都靠在外打工掙錢。怎樣改變村里貧窮落后的面貌,讓群眾在家門口致富,一直是縈繞在葉鵬心頭的頭等大事。他經過反復考察論證,結合村上的山地優勢,決定發展波爾山羊和鄖巴黃牛的繁育、養殖。
說干就干,葉鵬申請了大學生村官“揚帆計劃”,又多方籌資30余萬元,建起了標準化羊舍、牛圈,引進了100頭種羊、30頭黃牛。為了摸清波爾山羊和鄖巴黃牛的生活習性,他吃住在了養殖場里,和牛羊摸爬滾打在一起,同時,他還認真自學了牛羊飼養技術和疾病防治技術。村里群眾在葉鵬的帶動下,紛紛開始了牛、羊的生態養殖,先后建起標準化百頭以上規模羊場9個,發展養牛30頭以上大戶7個,小戶散養120余戶,全村存欄山羊達10000余只,黃牛600多頭,村里人均收入提高了1200多元。
為了促使村上的牛羊養殖產業化、規模化,葉鵬成立了鄖縣大華波爾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并擔任理事長,吸收養殖專業戶37家,社員達66人,每年對外調撥羊苗2000余只。從此,葉鵬就沒有閑下來的時候,去東家幫忙召開羊下崽,跑西家給黃牛注射疫苗,只要養殖戶喊一聲,他都會撂下飯碗、爬出被窩,第一時間上門服務。
辛勤的汗水澆開了幸福的花朵。2013年2月,葉鵬鉆研發明的養殖山羊的標準化圈舍獲得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 2012 2 0446446.3)。同年8月,葉鵬被評為“湖北省優秀大學生村官”,2014年、2015年都被評為“最美鄖陽人”。
“其實,我就是做了一些我應該做的事,可鄉親們太熱情了,逢年過節都給我送吃的,拽著我去家里做客。”葉鵬笑著說出了他幸福的煩惱。
“下一步,我將擴大養殖規模,幫助10戶群眾發展養殖產業,開通網上技術服務,開辦淘寶網店拓寬銷售渠道,讓‘互聯網+’走進農村,為全村群眾帶來幸福生活。”說起今后的發展,葉鵬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