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縣積極探索實踐大學生村官關懷服務、監督管理、提升素質、拓展出路“四位一體”培養新模式,讓其在服務基層發展中體現價值,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和黨政干部的后備人才。
“三個關照”促發展。注重在政治上、待遇上和生活上給予一定關照,為每名大學生村官按月足額兌現生活補貼,辦理了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相關補貼,對表現突出的優先評先推優,先后推選1名大學生村官為“同步小康先鋒崗”、選拔2名進入鄉鎮黨委班子、12名進正副科級后備干部庫、選派3名擔任村“兩委”正職。
“三項機制”長才干。建立傳帶幫扶機制,每名大學生“村官”由1名縣級領導、1名鄉鎮黨委班子成員和1名村干部實行“3+1”幫帶,促其健康成長。建立日常管理機制,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動態。建立目標管理責任制,對大學生村官德、能、勤、績、廉等方面進行平時、年度、聘期三個方面的評價考核,確保在基層真正得到成長鍛煉。
“三項培訓”提素質。注重崗前培訓,對新任職大學生村官,組織對農村政策、法律法規、縣情村情等知識進行集中學習,上好到基層任職的“第一課”。注重選派外訓,先后選派21名大學生村官參加各類農村實用型人才培訓,堅定了他們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的信念。注重崗位輪訓,有意識安排大學生村官到鄉鎮黨政辦、計生辦等崗位進行鍛煉,有效提升了大學生村官的綜合素養。
“三個平臺”拓出路。積極為大學生村官提升發展搭建定期交流、創業創新和考試提升平臺,采取建立大學生村官QQ群、制作聯系卡等方式,暢通互相交流渠道,促進共同進步。鼓勵大學生村官積極參加公務員、事業崗位招考等各類選拔考試,先后有26名考錄為公務員、5名考錄為選調生、2名考錄為研究生、27名選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