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民近影
4月30日,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的一個居民小區,大學生村官張民在租賃的房子里辦公,“五一”假期,有兩位員工加班。張民告訴記者,他一手打造的電商平臺“瓜熟蒂落”正在主推海南的貴妃芒,“昨天晚上11點剛上線,現在不到12個小時,已經賣出500多份。”他打開微信公眾號,向記者展示他的成績。
“瓜熟蒂落”的成立離不開一檔電視節目《我是獨角獸》,在這檔節目上,張民獲得了真格基金和紫牛基金的投資,“瓜熟蒂落”應運而生。在節目播放之前,電視臺在網站上給的宣傳文字中這樣寫道:“一位來自山東農村的創業青年‘蜜桃哥’張民讓五位威風凜凜的老虎投資人瞬間進入小綿羊模式”。
在這位農村青年征服投資巨人的故事背后,是張民從事電商創業近十年的積累沉淀。
試水:贏得“蜜桃哥”別號
2007年大學畢業后,張民來到北京,第一份工作是沒有底薪的銷售,而后做過電商公司營銷經理、農業科技公司副總,甚至借錢參加過網絡營銷工作室。然而,在這條看似毫無目標的“野路子”上,張民并沒有隨波逐流。他決定“把自己的格局破一下”,去考研究生,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北京農學院,從此有了不錯的導師和環境,把更多精力放在對農村市場的研究和實踐上,甚至創立了“咿呀團購網”,成為“第一批玩團購網站的人”,隨后還出了一本對過往電商經驗總結的書。
2013年研究生畢業后,張民考到北京市昌平區小湯山鎮酸棗嶺村做大學生村官。他每天都在村里轉悠,手里總離不開農戶情況調研本、大學生村官創業實踐記錄本和工作日志等3個本,見疑就問,走哪記哪。尤其看到很多農產品滯銷的場景,更是心急如焚。
張民很快決定發揮他的特長,拿出自己的所有積蓄3萬多元,開發出了小湯山鎮生活服務平臺——“湯北人家”,發布便民信息、幫助農民銷售滯銷農副產品。2014年到2015年兩年時間,他通過微信眾籌、微商、淘寶等平臺幫助農民銷售水蜜桃等各種農產品,金額達到300多萬元,為自己贏得了“蜜桃哥”的別號。
升級:修正電商創業思路
在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的過程中,張民逐漸意識到,不能等農產品賣不出去再想辦法,要變被動為主動。于是,他聯合全國各地的30多位大學生村官,作為鄉村聯絡員、鄉村信息收集員和鄉村特產挖掘者,負責農產品銷售和供應鏈管理,負責農產品的微營銷。
他先后在淘寶上開了橄欖派、原香溢、韻心燕、不老尚品、善葆養5個店鋪,整合5個鄉村的資源,打造了5個農特產品,將“湯北人家”升級并整合成“一原一品”旗艦店。
在“一原一品”的模式里面,他為鄉村的農特產品提供品牌孵化服務,精心打造了一款燕窩自有品牌“韻心燕”。為密云大學生村官打造的第一款農特產品巢蜜品牌——“不老尚品”,并把背后的大學生村官打造成了明星村官。通過與山東東阿大學生村官取得阿膠糕的戰略合作伙伴權,策劃一原一品的全民合伙人模式,一個月內發展了50個代理,大學生村官占30%。抓緊“紅肖梨”品牌策劃、包裝設計,以及產地人文、自然生態、產品色香味的挖掘,買斷1戶老農的百年以上樹齡的梨樹。
在主動策劃中,“一原一品”開始朝著做精品農產品的方向發展。“越干越清晰”,張民說,他的農村電商創業思路是在實戰中慢慢修正的。
創新:重建農產品信任體系
隨著投資資金的注入,與全國創投領域大佬的頻繁接觸,讓張民重新思考“一原一品”的定位,只做農特產品還遠遠不夠。經過與投資人多輪商談,從200多個備選名中,挑選出“瓜熟蒂落”,“一原一品”改頭換面,重新定位再出發。
在貴妃芒的推介網頁上,記者看到,除了有“瓜熟蒂落”海南站站長親自拍攝的產地圖片和芒果成熟的過程圖、文字介紹,還有生產者李阿婆的照片和故事,這些精細的設計,小露“瓜熟蒂落”的野心——重建消費者對農產品的信任體系。
他組建本土采購人隊伍(各地站長),推出一批有誠信的“匠心老農”,站長親赴果園、農地考察、挑選農產品,并全程發送圖片,保證源頭透明、信息公開、全程監控、產地直發。
“這是貴州站站長剛剛發過來的照片,為了進山,他摔傷了腿。”張民指著電腦上的一組圖片。圖片上山巒起伏、郁郁蔥蔥,山林間云霧環繞,掛滿橙黃果實的枇杷樹隱約可見,一個年青小伙子和一位包著頭巾的農婦在枇杷林間燦然微笑,其中還有進山路上,零星可見農戶擺的簡易售賣枇杷的小攤。
“我們正在篩選下一個主推產品,這個枇杷是備選。‘瓜熟蒂落’的核心理念‘只是好吃’,我們翻山越嶺,為消費者尋找好吃的味道,好吃的就是自然成熟的味道,沒有人為的催熟,就是‘瓜熟蒂落’。”張民對“瓜熟蒂落”的產品定位越來越清晰,畢竟在農村小電商平臺浩如繁星的今天,脫穎而出實在不易。
如今,“瓜熟蒂落”已經建立了北京、海南、山東、貴州四個采購站,站長由張民親自到當地選拔。“剛從湖北宜昌考察回來,當地一個返鄉創業年輕人想當我們的站長,但條件還不成熟,我沒有通過。創業比拼的不是模式、不是資本,就是人,團隊最重要。”接受完采訪,張民又要伴著夜色,匆匆啟程趕往上海參加一個創業培訓,“對于農村電商,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大浪淘沙,下一個出局的可能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