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郊平谷隨著各鎮鄉(街道)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平臺的全部順利運行,來自全區的大學生村官又多了一個“網格管理員”的身份。
從2012年開始,平谷區開始進行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即通過建立人、地、事、物、組織大數據庫信息平臺,把服務管理事項落實到網格,標注在統一的電子地圖上,實現精確定位、定人、定責,使每一寸土地都有人管理,每一戶人家都有人服務。經過三年多的建設,全區18個鎮鄉(街道)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平臺陸續建成,這也意味著大學生村官將責無旁貸地擔起所在村的網格平臺的日常管理、實時更新和信息報送等工作。
為此,區社會辦近日組織開展了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培訓工作,聘請專業技術人員就網格化平臺地址初始化,用戶名密碼初始化,人、地、事、物、組織模板錄入,人口系統錄入等工作,對大學生村官等人員進行了全方位培訓。通過此次培訓,大學生村官對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有了深入地了解,基本掌握了基礎數據采集、網格平臺操作等相關操作軟件,為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奠定了基礎。
據悉,隨著大學生村官的參與和網格化工作平臺的順利運行,各鎮村(街道)通過此平臺將更清晰地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和更迅速、有效處置和解決問題,極大地提高了鎮村(街道)服務管理效率,使得村民(居民)生活更便捷、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