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一大早,北京市平谷區馬坊鎮東店村黨支部書記焦成友來到緊鄰的三條街村,將一面寫有“人間有大愛,無私獻真情”的錦旗送給了該村的大學生村官馬騰達。
事情要從幾天前說起。7月24日下午三點多鐘,天空陰云密布,一陣雷聲過后,暴雨夾雜著冰雹從天而降。此時,正在村委會整理材料的馬騰達感到有些口渴,便順著院子里的走廊去接自來水。突然,他發現村委會外的機動車車棚邊上停放著一輛機動三輪車,心想:“誰把車放這兒了,也不怕淋?”他感到有些好奇,便走向前去探個究竟。他冒著雨,淌著水,走近一看,只見一位老人倒在地上呻吟。
他來不及多想,馬上回到辦公室拿來一把椅子放在車棚避雨處,把老人扶到椅子上。經詢問,老人用微弱的聲音說是東店村的。馬騰達忙撥通了該村黨支部書記焦成友的電話。老人的家人在接到消息幾分鐘后火速趕來,帶老人去了醫院。
后得知,老人今年85歲。突降大雨時,老人正騎著三輪電動車從西往東在回家的路上。途經三條街村委會時,老人發現邊上有個建筑物便想進去躲雨,由于雨大視力有些模糊,三輪車與停在車棚里的機動車相撞,老人一時慌張,從車上摔下,倒在地上。經醫生檢查,老人沒有傷著筋骨,只是右手臂上有些劃傷。幾天后,老人的家屬為了表示感謝,特制作了一面錦旗委托村黨支部書記送給馬騰達。
馬騰達今年26歲,2012年從北京工業大學通州分校畢業后,被選聘為馬坊鎮三條街村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初來乍到,他發現村民看自己的眼神有些怪怪的:什么時候村里多了這么一個小伙子?但是,通過參加村里組織的外出考察、節日發放福利品和收繳承包費等工作,他與鄉親們慢慢熟悉起來,鄉親們也逐漸認識了他,把他當成了“村里的人”。
既然是“村里的人”,就要干好村里的事。村里開各種會議,他擔任記錄;村里搞綠化,他和村干部一起去買樹苗;村里的檔案,由他管理和整理;鄉親們看電影,由他來放映;村電子文件的整理、書寫和上傳,由他來完成……三年中,無論是村里申報生態文明村、學習型新村,還是村兩委班子換屆選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及村級組織建設網格化管理、三級聯創迎檢等,幾乎所有的上報材料整理、書寫都出自他之手。遇有一些比較急或領導交辦的臨時性工作,他不惜加班加點,甚至搭上節假日。去年,村里申報學習型新村,時間緊,任務重,為節省時間,他連續幾天放棄午飯和午休的時間整理材料,餓了就吃點零食,為成功申報學習型新村贏得了時間。
馬騰達從小在農村長大,從父母和祖輩身上深深體會到了農民的甘苦、艱辛與不易。因此,他抓住每一次入戶走訪的機會,了解一些村民生活上的問題,當村民遇到困難時,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幫助他們。在學校他學的是網絡系統管理專業,當村民家里電視機或者電腦出現故障請他去修理時,他爽快答應,上門去修;他跑鎮民政、農辦等部門,把上級對村民的一些優惠政策及時轉告鄉親們,讓鄉親們第一時間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有村民申請困補、生活困難黨員申請幫扶專項資金需要上報材料請他幫忙時,他從不推辭,并一幫到底。
村里有一位叫韓承瑞的老黨員,夫妻倆都是半身不遂,癱瘓在床,妻子還因患有糖尿病雙目失明,靠身有殘疾的兒子收些廢品維持生計。了解到他家的實際生活困難后,馬騰達每年都向鎮里為他家申請困難補助,遇有年底慰問和黨員的專項幫扶資金,能爭取到的盡量幫他家爭取,為改變他家的生活狀況盡自己綿薄之力。
村里還有一位叫蔣長義的困難戶,本人患有半身不遂,妻子張秀紅患有輕微的精神病。去年,他家的孩子上大學,馬騰達不僅為他家申請政策上的貧困補助,還為上大學的孩子爭取到了公益金。
鄉親們打心眼里喜歡這個既懂事又能干的小伙子,向鎮里推薦他為村后備干部。2013年,村黨支部換屆選舉,馬騰達被選為村黨支部委員。此外,鎮里評選優秀共產黨員,他榜上有名,且連續三年評比考核優秀,被評選為2013至2014年度區級優秀大學生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