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容,幫我買件衣服。”
“孩子,我買的那雙鞋到了嗎?”
在北京市平谷區大華山鎮掛甲峪村,大學生村官王海容賣當聽到村里的大爺大媽、大叔大嬸讓她從網上買這買那,便不由得心生起一種成就感,因為這是她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網上為村里的鄉親們辦的一件實實在在的實事。
2012年,王海容大學畢業后成為了掛甲峪村的一名大學生村官。由于忙于村里的事情,她平時很少出村,一些生活用品便從網上購買,今天從1號網店買點吃的,明天從淘寶網上買件衣服,后天再從優購網上買雙鞋。
時間一長,村里人見經常有快遞員來給她送快件,不免要問:“小王,家里又給你寄東西了?”王海容回答說:“不是,是我從網上買的。”
“網上也能買東西?”
“是啊!您瞧,我穿的這件運動套裝就是從網上買的,不僅質量好,而且比到商場買還便宜。”
“真好看。”一位阿姨問:“海容,能幫我也買一件嗎?”
“行!”王海容爽快地答應下來。
從那時起,王海容不僅自己從網上買東西,而且還當上了鄉親們的義務“網購員”。以前,她從網上買東西從不討價還價,自從幫鄉親們買東西后,為了讓鄉親們少花些錢,她學會了在網上砍價,免運費,并與快遞員溝通,讓他們送貨上門,方便這里的鄉親。有一次,王海容為一位大媽買了一個足浴盆。由于物件大,快遞員只給送到平谷城區。王海容就自己花錢買車票利用中午時間乘坐鄉間公交車往返40多公里把足浴盆取了回來。大媽高興地對她說:“孩子,你可是幫了我大忙了!”聽到大媽的夸獎,王海容的心里美滋滋的。
三年間,王海容記不清幫助鄉親們從網上買了多少東西。但是,她與鄉親們的情誼卻將成為她一生中最美好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