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岷縣不斷強化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和管理,積極采取教育培訓、實踐鍛煉、激勵關懷、嚴格考評等四項舉措,為大學生村官鍛煉成長創造條件,發揮作用搭建平臺,使大學生村官在聯系群眾、服務基層、推動發展、維護穩定中發揮作用,有效促進了大學生村官健康快速成長。
崗前教育換角色。
把大學生村官教育培訓作為提高能力、服務群眾的有力舉措,納入全縣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有計劃開展培訓。堅持崗前培訓環節,對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采取專題講座、座談交流等方式,重點對農村政策法規、基層組織建設、農村經濟發展、農村實用技術、農村工作方法等業務知識進行培訓,使其盡快的轉換角色,適應新的工作崗位需要。同時,在每年村干部輪訓之際,將大學生村官全部納入培訓范圍,并有針對性地增加培訓內容,帶領他們到兄弟縣區參觀學習,開闊眼界。2013年以來,縣上舉辦大學生村官培訓班3期44人次,組織大學生村官赴天水、隴南等地參觀學習4次,選派6名大學生村官參加省市調訓,8名大學生村官參加2015年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班。
實踐鍛煉提能力。
堅持在一線培養鍛煉,有意識地安排新選聘大學生村官在產業發展好,村班子戰斗力強、有“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的村任職,確保大學生村官到村后有一個好的發展環境,盡量使大學生的愿望與任職村的需要相適應、大學生的專長和任職村的要求相適應,真正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按照省、市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部署,將全縣32名大學生村官全部調整到貧困村任職,積極推行扶貧“5+1”幫帶機制,由1名農技專家(科技特派員)、1名鄉鎮領導、1名駐村干部、1名村“兩委”干部、1名科技示范戶共同幫帶1名大學生村官解決扶貧環節中的難題。充分發揮大學生村官在加快推進貧困村建設中的“高智商”作用,整合電商培訓資源,在大學生村官中開展普及式的電商知識培訓,鼓勵大學生村官通過淘寶、微信等平臺開設網店、微店進行創業,并由大學生村官擔當“電商進村”的“教官”,向村民宣傳、培訓電商知識,推動電商進村入戶。今年以來,共為康小兵等10名貧困村大學生村官爭取電子商務創業項目資金20萬元,扶持創辦電商企業。
激勵關懷促成長。
落實大學生村官“傳、幫、帶”措施,通過言傳身教、實踐指導等方式,傳經驗、幫業務、帶作風,定期開展談心談話,幫助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一是加強優秀大學生村官的提拔力度,將2名優秀大學生村官選拔任用到鄉鎮副科級干部崗位,為其發揮才能提供更大的平臺,同時把工作成績優異的大學生村官列入科級后備干部庫。二是推薦優秀大學生村官參加選調生、村干部考錄鄉鎮機關公務員和鄉鎮事業干部等考錄工作,目前已有6名考錄為公務員、6名考錄為鄉鎮事業干部。三是加強優秀大學生村官的表彰獎勵,對在工作中表現突出、干部群眾公認的大學生村官進行表彰獎勵,激勵更多的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2014年推薦茶埠鎮大學生村官陳偉忠為全省第十八屆“五·四”青年,通過先鋒引領,激勵大學生村官扎根基層、服務基層、建功立業。
嚴格考評激活力。
制定完善大學生村官管理考核辦法,對大學生村官實行定量考核、量化打分,激勵大學生村官發揮自身特長,大膽為群眾干實事,辦好事,解難事,進一步激發大學生村官干事創業熱情和活力。一是建立目標管理制度。鄉鎮黨委結合大學生村官任職村發展現狀,與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簽訂3年任期目標管理責任書,同時,村級黨組織每年與大學生村官簽訂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做到年初有承諾,年底有考核。二是建立定期報告制度。要求大學生村官將每季度工作簡要記錄在《甘肅省選聘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工作實績報告單》,由所在村黨組織加注意見,鄉鎮黨委審核匯總后報縣委組織部備案。三是建立考核評價制度。借鑒在職干部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大學生村官考核方法,每年年底統一組織大學生村官進行述職,并在大學生村官所在村進行民主測評,由鄉鎮黨委在征求村黨組織的意見的基礎上確定年度考核等次。強化結果運用,加強對不稱職大學生村官的調整力度,對工作拖沓、經常曠工的大學生村官進行誡勉談話、限期整改;對長期曠工離崗的4名大學生村官進行了解聘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