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羅城鎮在加強大學生村官管理、培養、使用和發揮作用方面積極探索,在“留得住”上動腦筋、“管得活”上想辦法、“用得好”上下功夫,為大學生“村官”施展才華、成長成才搭建了廣闊的舞臺。
一、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建立完善的管理模式
鎮黨委高度重視村官工作,建立“3+1”幫帶培養機制,由鎮黨委書記、包村領導和村支部書記同時聯系幫帶1名大學生村官,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實行立體化幫扶,確保大學生村官安心工作。要求大學生村官嚴格遵守學習、請銷假、駐村等考勤制度,適時將村官選進兩委班子,賦予實崗實職進行“壓擔式”培養。同時,對新聘的大學生村官,除按規定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助理和村委會主任助理外,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到鎮黨政辦進行鍛煉,從多方面提高村官綜合素質。
二、注重服務,落實保障,搭建有效的互動平臺
對新分配的大學生村官,及時掌握和了解他們的工作、思想和生活狀況,引導其快速轉變角色,妥善解決大學生村官剛到農村不適應的問題。創建了QQ群、定期召開村官座談會,鼓勵大學生村官積極發言,發表工作感想,交流工作經驗,為新農村建設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健全保障措施,為村官統一辦理醫療、意外綜合傷害保險,統一安排食宿,有力地解除了大學生“村官”的后顧之憂。
三、加強監督,嚴格考核,建立高效的管理考核機制
建立了縣委組織部、鎮黨委、村黨支部“三位一體”監督管理模式,切實做到服務與管理并重,促進大學生村官健康成長。根據實際情況,給大學生“村官”設崗定責,制定年度工作目標,突出群眾導向和服務導向,實施“雙考三評”考核辦法, “雙考”即量化考核指標,重點突出考核發展業績和服務業績;“三評”即堅持在考評方式上走群眾路線,采取上級領導點評,同級班子互評、基層群眾和服務對象測評的方法客觀考評工作實績,以建立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四、搭建平臺,提升能力,建立多元的有序流動機制
將大學生村官培訓工作納入全鎮村干部教育培訓計劃,采取集中培訓和經驗交流等多種形式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培訓,提升了大學生村官服務基層的能力。安排大學生村官圍繞任職村發展情況,撰寫調研文章,有效提高大學生村官能力素質,增強對農村工作的認識。認真落實大學生村官二次擇業有關政策,注重暢通出路,積極為大學生“流動”鋪路架橋,鼓勵服務期滿兩年以上的村官報考各類招錄考試,多渠道就業。五年來該鎮共選聘5名村官,3名已走上新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