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縣通過建立健全大學生村官培養鍛煉和管理考核的長效機制,確保大學生村官在農村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動。
開展全方位培養,增強綜合素質。本著“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分類設計了基層黨建、農林水利、社會保障等培訓內容,不斷增強大學生村官適應農村工作的理論基礎。定期組織大學生村官參觀縣上重點項目、民生工程、產業基地等實地體驗全縣經濟發展情況,并列席縣鄉重要會議,通過現場體驗全縣以及鄉鎮重要工作的決策過程并發表意見建議,使他們積極參與到鄉鎮各項重要工作之中。強化大學生村官傳幫帶,每名大學生村官確定一名鄉鎮班子成員、村黨支部書記進行“1+2”結對幫扶,“手把手”幫帶,形成了大學生村官學著干,農村骨干帶著干、鄉鎮領導教著干、縣委壓擔子促著干的連環培養鍛煉機制。
注重多崗位鍛煉,提高工作能力。組織大學生村官全面參與村“兩委”工作,重點安排到基層黨建、計劃生育、民事調解、環境衛生整治等各類實質性崗位上接受鍛煉,幫助大學生村官提高應變能力和處理復雜局面的能力。把大學生村官納入基層黨建聯系員、民情信息收集員和惠民政策宣傳員,通過進村入戶,摸底調查,建立健全村民信息資料庫,實行一村一檔。每年為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出1-5條建設性意見,每年做出承諾事項為村民辦實事好事,每人重點聯系1-3戶困難群眾進行結對幫扶,促使大學生村官深入基層、走進群眾、錘煉黨性。大力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星火計劃”,引導大學生村官在自主創業中進行歷練,使他們盡快成長為帶民致富的領頭雁和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目前,全縣共組織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47個,培育形成了水產養殖、經濟林果、枸杞種植及加工包裝、日光溫室紅櫻桃栽植、肉奶牛養殖等大學生村官創業示范基地8個。
推行實績化考核,拓寬就業渠道。制定《景泰縣大學生村官管理考核辦法》,將大學生村官平時實績、現實表現和年終綜合考核有機結合起來進行全面考核。年終,采取“雙述雙評”的辦法,先由村“兩委”組織召開黨員代表大會及村民代表大會,讓大學生村官進行述職,再由黨員和村民代表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進行評議。在此基礎上,由鄉鎮黨委政府結合對村“兩委”干部的年度考核,根據年初簽訂的目標責任書,進行績效考核,作出優秀、稱職、不稱職的等次評定。考核結果報縣委組織部備案,經審核把關后記入大學生村官個人檔案,并作為選拔聘用、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